这不过节了,家里来亲戚了,七大姑八大姨,或者三两好友,凑成一桌,干嘛呢?打牌、搓麻将。
可以说,这种活动已经成为一种休闲娱乐项目。不过,过年打牌是娱乐,输赢无所谓,玩的就是个氛围,最重要的是不要玩大了,千万不要聚众赌博!
(资料图)
从殷商时期,咱们的老祖宗就已经赌上了,到今天已经赌了三千多年,一代又一代狂热的赌徒,乐此不疲地摇骰子押注。
历史给我们的唯一教训,就是我们从不吸取教训。
1.赌徒皇帝:坐拥天下,照赌不误
中国历史上的赌徒,可能比你每天晚上看到的星星还多。其中最耀眼的,当属一批特殊的、且重度成瘾的,那就是皇帝们。
话说咱们古代南北朝时期,那是一个少有的乱成一锅粥的时代,什么阿猫阿狗都能登台亮相,这里面自然就包括了许多赌博成性的皇帝。
比如南朝的刘宋王朝,他们家出了很多奇葩皇帝,这里面就包括了不少赌狗。
刘宋开国皇帝刘裕,小名寄奴,这位,草根出身,最终位登大宝,很了不起,一生南征北战,从无败绩,是很多人的偶像。
辛弃疾,曾有词云:“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”
说他住在寻常巷陌,其实直白点就是贫民窟,可见刘裕早年并不富裕,事实上他的日子过得很苦,家里穷,读不起书,大字就认识几个,靠打柴、捕鱼、卖草鞋为生。
后来又走了歪路,爱上了赌博,尤其喜欢玩一种叫樗蒲的游戏。
樗蒲是个啥呢?规则很简单:它有五个黑白两面、看起来像杏仁一样的骰子,摇出五个黑,你就是最大的,以此类推,黑的越多,点数越大。
据说这个刘裕就整天搁那儿摇樗蒲,属于“你给赌场一个好苗子,赌场还你一个好摇子”,结果怎么样呢?输得倾家荡产,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。
史书记载刘裕年轻时“樗蒲倾产,为时贱薄”。没钱还要硬赌,一赌就下狠手,真的是赌狗无疑了。
刘裕的好赌,让他差点丢了性命——某次他又输了钱,欠了债主3万多,被人家捆在村口的大树上,拿鞭子狠命地抽。
眼看刘裕奄奄一息,此时有个叫王谧的名士路过,他盯着刘裕看了一会儿,突然说道:“卿当为一代英雄。”
这个叫王谧的,大概率是个会看相的,好人做到底,一出手就替刘裕还了3万的赌债,让他安全上岸。大概刘裕从此洗心革面,前去参军,最后一步步走向龙椅。
刘裕的后人基本上没get到他的本事,却顺利地继承了他的赌狗基因,并在他的孙子宋孝武帝刘骏那里达到巅峰。
此人是个怪咖,能文能武,却经常在朝廷聚众赌博,一开始大臣们还觉得这领导可以,平易近人,尽量输给他。
有个叫颜师伯的贪官,精准拿捏了领导的心思。他跟刘骏玩樗蒲,明明已经丢出了个五黑,稳稳压过对方。
但他察觉到皇帝脸色一变,赶紧把骰子一把抓起来,装疯卖傻:“哎呀,差点就能掷出五黑了,还是您技高一筹!”
就这样,靠着精湛的演技而不是赌技,这位贪官故意输给了领导一百万钱。
刘骏一看,这小子很上道嘛,大手一挥,赏了他一个吏部尚书,让他继续贪污腐败,继续捞钱攒赌资。
到了刘骏统治的晚期,朝中官员的羊毛已经被薅得差不多了,他开始对地方官下手。每当有人上来汇报工作,他就先把他们喊来玩樗蒲,据说“要令罄尽乃止”,也就是赌得他们裤衩都输掉才肯罢休。
2.读书人的事,能叫赌吗?
不仅皇帝老儿爱赌,连读圣贤书的士大夫们,就那群口口声声要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,其实也有一大波狂热赌狗。
有人考证,从春秋战国开始,赌博就成为一种社会风气,在当时的超一线城市、齐国都城临淄,差不多是全民参与。有条件的斗鸡斗狗,没条件的玩“六博”,士大夫们也参与其中。
春秋六博俑
到了汉朝,儒学兴起,大家知道啦,儒家那帮人最喜欢讲道德嘛,所以很快社会上就冒出一浪又一浪反赌博的呼声,可惜,应者寥寥,淹没在赌徒们狂热的情绪之中。
进入魏晋时期,士大夫提倡旷达、自由,寻求精神上的超脱和享受。赌博有一种狂放不羁的感觉,竟然被引为时尚,成了一种洒脱的表现。
巨佬葛洪因为潜心炼丹,不懂赌博,众人都觉得非常稀罕——他太不合群啦!
唐朝的士大夫们,对于赌博的爱好依旧不减,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人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、刘禹锡、韩愈,等等,一个个都爱好赌博。
李白有诗云:“六博争雄好彩来,金盘一掷万人开。”
杜甫则表示:“咸阳客舍一事无,相与博塞为欢娱。”
在唐朝的诗人中,最能赌的当属写下“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”的高适。
高大佬性格怪异:学富五车,渴望功名,却又不愿参加科举;家里穷吧,却拿种地当副业,一门心思拿赌博当主业。
据说高适赌技高超,靠赌钱赚了不少银子,而且赌品很好,从不计较输赢。后来他写诗夸他人“千场纵博家仍富”,今天看来,实则在吹嘘他自己。
高适靠在赌场中的良好赌品,竟然一不小心出圈了。后来有贵人主动上门提携,后来经大力推荐,竟一脚踏进了官场,混得非常不错。
好了各位,这是专业人士的高危动作,请勿模仿。
宋朝是赌博之风最盛的时代之一,不少士大夫参与其中,比如“家祭无忘告乃翁”的陆游老爷子。
早年好赌,估计是没少在赌桌上消磨生命,要不然后来不会写诗说“诗囊属稿惭新思,博齿争豪悔昔狂。”
哎,诗文越写越差,悔不当初丧心病狂地赌啊。诗囊,装诗文的袋子,博齿就是骰子。
不止陆游,大名鼎鼎的李清照,也是同道中人,对李清照来说,赌博是闺房雅兴。
为此,她还直言不讳地写道:“予性喜博,凡所谓博者皆耽之,昼夜每忘寝食。”
随后她又表示自己赌技高超,没有赢不了的人:“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?精而已。”
非常的凡尔赛了。
打马吊
明清时期的士大夫们爱好搓麻将,准确来说是打马吊,也就是古早版本的麻将。
明朝士大夫打马吊的热情极高,跟今天在牌馆吃碰杠听胡、决战到天亮的麻坛老将,是一样一样的。
当时人记载说“穷日累夜,若痴若狂”。
那是黑着眼眶熬着夜,马吊竞技永无眠。在那个时候,若是某位读书人不懂打马吊,是会被别人歧视的。
3.富哥威武型赌徒:千金难买爷乐意
老龚这种人菜瘾还大的狂热赌徒,在富哥威武型赌徒眼里,那就太逊了。
这类赌徒往往很有钱,在赌场一掷千金,就跟你点个外卖的感觉差不多。
他不是赌钱,是享受挥金如土带来的优越感。
比起靠赌钱发家致富的赌徒,在富哥赌狗们看来,那都是低级快感,根本不值一提,他们赌钱,是在赌博中品味人生。
最早这么玩的,还是赌出了品味的魏晋时期。当时的豪门士族享有特权,世代高官厚禄,背靠着祖传的土地,躺平都有大官做,都有大把money进账。
就觉着这人生实在是朴实无华且枯燥无聊,于是公子哥们相约赌场,找找乐子。
比如东晋的顶流名士、著名丞相谢安,就是个为了摆名士pose,而丝毫不计成本的超级富哥。
淝水之战,前秦百万大军南下,东晋王朝处于生死攸关之际。可谢安还搁那跟侄子谢玄下棋,以一栋豪华别墅为赌注。
谢玄是前线军队总指挥,他棋艺高超,平时下棋那是稳赢谢安,但这紧要关头,因为大敌当前,他心绪不稳,下棋的手是颤颤巍巍,竟然输了。
谢安赢了大别墅,没想到却立刻转过头去,对侍立在身后的外甥羊昙说:“以墅乞汝。”外甥啊,这栋大别墅就送给你了吧!
谢安赢了这栋别墅,不当回事,转手送人。富哥威武、名士风流的味儿,这不就来了吗?这就是“魏晋风流”的一种表现。
把这种潇洒富哥style推上巅峰的,还得数东晋赌圣袁耽。
袁耽有一哥们儿,就是后来东晋大权臣桓温。桓温早年不太富裕,好赌却又技艺不精,输得口袋比脸还干净,还欠了一屁股债,债主整天磨刀霍霍,堵他家门口催债。
这样下去不是办法,于是桓温就找来袁耽,求他代练上分。
袁耽当时家有白事,一听大怒:我正搁这披麻戴孝,你喊我去赌博?天理在哪里?人伦在哪里?赌场又在哪里?
随后他孝服一脱,帽子一甩,跟着桓温进去找债主了。
债主看桓温找了个代练,还说要今天要靠赌钱帮桓温还清赌债,把这小子上下直打量。但他是个脸盲,不认识这位赌圣级人物,开局之前还放了句狠话:“汝故当不办作袁彦道邪?”
小子你别狂,你以为你是袁彦道呀?而彦道正是袁耽的字。
巧了这不是,赌圣在此,如假包换。袁耽一上来就火力全开,他一分钱没带,赌注却直接十万起步。
对面也杀红了眼,跟着他“十万一掷,直上百万数”,不断在场上超级加倍,一场输赢就高达上百万,围观的人脸都看白了,但袁耽却一脸无所谓的样子,每次扔筹码就放飞自我,大呼小叫,旁若无人。
袁耽的赌博战况如何呢?赢麻了!把桓温输的赌债全部赢了回来。
4.暴躁老哥型赌徒:赌博要命
可就算魏晋的公子哥儿们一掷千金,极尽豪奢,在暴躁老哥型赌徒眼里,还是玩得不够刺激。毕竟,你赌注再大,也就是烧钱;咱这赌得起兴了,那是正儿八经地玩命。
玩命的赌博,今天最著名的当属“俄罗斯轮盘赌”,据说最早起源于沙俄军队:
一把左轮枪有六个弹巢,只放进一两颗子弹,随手一转,然后两个人押上赌资,轮流拿起枪,抵着太阳穴扣动扳机。
运气不好的是丢了命也丢了钱,敢玩的全是亡命之徒。
有人认为这才是最高级的赌博,因为它着实太太太刺激了。
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记载,春秋初年,宋国有一大将军,叫南宫长万,是有名的大力士。有一回,他率军攻打鲁国,遭暗箭所伤,当了俘虏。
这宋国老大宋闵公就出面,把小弟南宫给赎了回来,本是一出夺么美好的君臣和谐戏码。
有一回宋闵公外出打猎,带上了南宫长万。这打猎要跃马扬鞭、弯弓搭箭,自然是南宫长万的拿手好戏,宋闵公很不高兴:哟吼,把我风头都抢了是吧!于是他决定:下马!来玩玩六博!
六博是益智类游戏,宋闵公这种坐办公室的经常玩,却苦了南宫长万这种莽汉,自然是屡战屡败。宋闵公非常得意,南宫大哥却化身急急国王,急得满头大汗。
宋闵公要面子,南宫长万却也是个爱争输赢的人,双方的火药味变得越来越浓,两人开始为谁先走棋的事儿争了起来。
宋闵公仗着自己是国君,便居高临下地说:“南宫小弟啊,以前我还敬你几分,可现在,你不过是个鲁国的俘虏罢了!”
这一下,就如盲人按摩的神之一手,精准戳到了南宫长万的痛点。只见南宫大哥抄起六博棋盘,劈头盖脸地抡了下去,当场击毙了宋闵公。
不过,这赌博只是赌出一桩杀人命案,最刺激的,还要论汉景帝那会儿,一场赌博,引发了全国内战的惨案。
史书记载,当年汉景帝刘启还在当太子的时候,诸侯吴国的太子刘贤来长安朝见文帝。
刘启和刘贤年龄相仿,十岁出头,当时都流行玩个六博找找乐子,于是就组了个局,耍耍六博,本是一件美事。
但玩着玩着,两个人就为棋路争执起来。刘贤本是个娇生惯养的主儿,平时都是人家哄着他,此刻也不管对面坐着的是太子,一步不让;
但刘启更不是什么省油的灯,直接抄起棋盘就往刘贤的头上砸去,竟然将其活活砸死。
因为这事,刘启和刘贤他爹、也就是吴王刘濞,结下了梁子。
等到刘启即位成了汉景帝后,吴王刘濞牵头发动了“七国之乱”,引发了大规模内战。
六博就是个如此危险的游戏,还是那句话:远离赌博,珍惜生命。
特约撰稿人
陈良超,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在读研究生
微信内容编辑:凉三
监制:翻墙陈
配图:网络,侵权删
微信内容编辑:凉三
监制:翻墙陈
配图:网络
大家好,这里是【路上读书】
有趣有料的音频图书馆
让你越读越性感
Copyright 2015-2022 海口龙华舞枫电子商务工作室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16367号-1 联系邮箱:nuoxi 7979247 @sohu.com